logo

秋水翻译及原文

《秋水》原文及翻译

秋水时至,百川灌河。泾流之大,两涘渚崖之间,不辩牛马。于是焉,河神欣然自喜,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。顺流而东行,至于北海。东面而视,不见水端。于是焉,河神始旋其面目,望洋向若而叹曰:“野语有之曰:‘闻道百,以为莫己若’者,我之谓也。

翻译:

秋天的时令到了,众多河流汇入黄河。黄河的流水是那样浩大,以至于两岸之间,甚至分不清牛马。于是,河神欣然自喜,认为天下所有的美景都聚集在自己这里。他顺着水流向东而去,到达北海,向东边望去,看不到水的尽头。于是,河神才改变了先前自满的态度,面对着大海感叹道:“俗语有这样的话:‘听到了上百条道理,就认为没有人比得上自己’,说的就是我这样的人啊。”

秋水:视野与谦逊

《秋水》通过河神与北海若的对话,揭示了视野开阔的重要性。河神因局限于黄河的狭小视野,而沾沾自喜。当他来到北海,见到大海的广阔无垠后,才意识到自己的渺小和无知。

这个故事告诉我们,人不能固步自封,要不断开阔视野,才能认识到自己的局限性。同时,也要保持谦逊的态度,不要因为取得一点成就就自满自大。只有这样,才能不断进步,取得更大的成就。

拓展阅读:

“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,拘于虚也;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,笃于时也;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,束于教也。”——《庄子·秋水》

这句话与河神的故事异曲同工,都说明了视野狭窄的危害。井底之蛙无法理解大海的浩瀚,夏天的虫子无法理解冰雪的寒冷,见识浅陋的人无法理解大道的精深。因此,我们要努力拓展自己的视野,才能更好地认识世界,提升自己。

关键词:

庄子、秋水、河神、北海、视野、谦逊、道家思想、哲学

2篇随机内容推荐

xml网站地图